全喉切除患者的家庭護理
時間:2024-10-20 來源: 作者: 我要糾錯
李佳俞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治療喉癌病人中,部分病人需行根治性全喉切除術,為了維持呼吸,須在頸前行一氣管造口,并置一氣管套管予以擴張造口達6個月。在帶管出院期間,氣管造口及生活護理均主要由患者及其家屬來完成。因此做好家庭護理指導,及時發現處理氣管造口所引起的問題,有的患者還需教會他們練習食管發聲或電子喉的應用方法。這對于延長患者的壽命、提高生存質量,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對氣管造口的觀察、護理
1.1 氣管套管的護理問題 出院后套管的護理由患者及家屬執行。住院期間,護士可讓病人對著鏡子觀察氣管套管及用氣管孔呼吸的過程,讓病人真正理解有關解剖學方面的術后變化。護士在更換氣管套管時應同時指導患者及家屬邊做邊講解更換套管的注意事項和一些小要領,使他們能較好地掌握換管及消毒方法。如需要有一個專門用以消毒套管的物品,每天煮沸消毒2次,或者根據分泌物的多少、粘稠度及呼吸情況而定。
1.2 注意保護氣管造口周圍皮膚 氣管造口周圍皮膚保持清潔,病人咳痰后用清潔衛生紙擦拭。氣管紗布墊每日更換2次,對造口旁皮膚可定期用75%酒精、3%過氧化氫涂抹,以防感染或肉芽增生。
1.3 使用氣管造瘺口“小口罩”的必要性 瘺口可用紗布或自己制作口罩式圍布遮蓋,口罩內側墊厚紙,以免吸氣時小口罩的布緊貼氣管造口,并可保持氣管造口的清潔,預防吸入塵土、氣管孔干燥、痰液飛濺和異物進入氣管引起窒息。
1.4 注意觀察病人呼吸情況,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喉癌術后病人正常呼吸道被改變,頸部的氣管造口即變成呼吸、排痰的唯一通道,一旦發生堵塞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出院后如果咳嗽增加,痰液出現污垢或連續混有血液,尤其是氣管孔變窄感到憋氣時,應隨時來院就診復查。例如一男患者,65歲。行全喉切除術后第8天的晚上,發現病人呼吸困難,面色暗紫,吸痰時喉管又被結硬痂的分泌物堵住。護士立即取出喉管,并將喉管內壁的痰液冼凈,重新更換喉管,使病人轉危為安。所以密切注意呼吸,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肺部并發癥發生很重要。囑患者有痰要用力咳出,痰液如粘稠,氣管內可滴注等張鹽水或套管口用濕鹽水紗布覆蓋,以濕化氣道,使分泌物稀釋便于排出。有條件的還可配備小型吸痰器和霧化機。
1.5 出院后,囑患者洗澡時防止氣管造口浸入水中,禁止游泳,生活要規律,加強身體鍛煉,預防感冒。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就診外,還應定期復查,以便鞏固療效,達到完全康復的目的。
2 全喉切除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指導
當手術治療所致呼吸道生理性改變時,護士應采用各種有效的方法促進病人的調整和適應。無論術前給病人做了多好的思想準備,術后病人不再有原來的聲音,這對病人是個嚴重的打擊,所以全喉切除患者術后心理抑郁也是常見的。故應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指導。術后可先為患者準備筆、紙,以此表達患者不適感及要求。多與患者交流,使患者明白在現代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他仍能正常地生活,能和正常人一樣參加社交活動。使患者消除顧慮,在出院后能保持樂觀的情緒,并鼓勵其家屬多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使患者既要在心理上接受氣管造口,又要重視對造口的護理。
3 飲食護理
患者剛剛痊愈,體質較差,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合理搭配。給予高熱量、高蛋白、無刺激性松軟飲食,多食用新鮮的綠葉蔬菜,鼓勵病人多走動,保持大便通暢。
4 全喉切除術后病人的食管發聲訓練
喉切除后,終生喪失語言功能,但在術后情況許可時就可以訓練食管發聲。先讓患者及家屬了解食管發聲是空氣通過術后小孔被吸入,當空氣振動食管壁時,就產生食管語言。這種聲音比正常的聲音低沉,剛開始不容易聽懂。訓練以出院前病人能發出“阿”的聲音為目標。護士盡力訓練病人掌握腹壓,經氣管孔呼吸和發“阿”音的竅門。可按病人的年齡、性格、體力、文化程度等特點因人而異地進行指導,不要形成機械或強迫性的訓練。還應尊重病人,練習時不使病人難堪。不過,住院期間很難學會達到互相會話的發聲效果,所以出院后必須堅持繼續學習,有條件還應參加發聲訓練班。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治療喉癌病人中,部分病人需行根治性全喉切除術,為了維持呼吸,須在頸前行一氣管造口,并置一氣管套管予以擴張造口達6個月。在帶管出院期間,氣管造口及生活護理均主要由患者及其家屬來完成。因此做好家庭護理指導,及時發現處理氣管造口所引起的問題,有的患者還需教會他們練習食管發聲或電子喉的應用方法。這對于延長患者的壽命、提高生存質量,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對氣管造口的觀察、護理
1.1 氣管套管的護理問題 出院后套管的護理由患者及家屬執行。住院期間,護士可讓病人對著鏡子觀察氣管套管及用氣管孔呼吸的過程,讓病人真正理解有關解剖學方面的術后變化。護士在更換氣管套管時應同時指導患者及家屬邊做邊講解更換套管的注意事項和一些小要領,使他們能較好地掌握換管及消毒方法。如需要有一個專門用以消毒套管的物品,每天煮沸消毒2次,或者根據分泌物的多少、粘稠度及呼吸情況而定。
1.2 注意保護氣管造口周圍皮膚 氣管造口周圍皮膚保持清潔,病人咳痰后用清潔衛生紙擦拭。氣管紗布墊每日更換2次,對造口旁皮膚可定期用75%酒精、3%過氧化氫涂抹,以防感染或肉芽增生。
1.3 使用氣管造瘺口“小口罩”的必要性 瘺口可用紗布或自己制作口罩式圍布遮蓋,口罩內側墊厚紙,以免吸氣時小口罩的布緊貼氣管造口,并可保持氣管造口的清潔,預防吸入塵土、氣管孔干燥、痰液飛濺和異物進入氣管引起窒息。
1.4 注意觀察病人呼吸情況,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喉癌術后病人正常呼吸道被改變,頸部的氣管造口即變成呼吸、排痰的唯一通道,一旦發生堵塞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出院后如果咳嗽增加,痰液出現污垢或連續混有血液,尤其是氣管孔變窄感到憋氣時,應隨時來院就診復查。例如一男患者,65歲。行全喉切除術后第8天的晚上,發現病人呼吸困難,面色暗紫,吸痰時喉管又被結硬痂的分泌物堵住。護士立即取出喉管,并將喉管內壁的痰液冼凈,重新更換喉管,使病人轉危為安。所以密切注意呼吸,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肺部并發癥發生很重要。囑患者有痰要用力咳出,痰液如粘稠,氣管內可滴注等張鹽水或套管口用濕鹽水紗布覆蓋,以濕化氣道,使分泌物稀釋便于排出。有條件的還可配備小型吸痰器和霧化機。
1.5 出院后,囑患者洗澡時防止氣管造口浸入水中,禁止游泳,生活要規律,加強身體鍛煉,預防感冒。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就診外,還應定期復查,以便鞏固療效,達到完全康復的目的。
2 全喉切除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指導
當手術治療所致呼吸道生理性改變時,護士應采用各種有效的方法促進病人的調整和適應。無論術前給病人做了多好的思想準備,術后病人不再有原來的聲音,這對病人是個嚴重的打擊,所以全喉切除患者術后心理抑郁也是常見的。故應做好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指導。術后可先為患者準備筆、紙,以此表達患者不適感及要求。多與患者交流,使患者明白在現代醫學飛速發展的今天,他仍能正常地生活,能和正常人一樣參加社交活動。使患者消除顧慮,在出院后能保持樂觀的情緒,并鼓勵其家屬多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使患者既要在心理上接受氣管造口,又要重視對造口的護理。
3 飲食護理
患者剛剛痊愈,體質較差,要注意飲食營養的合理搭配。給予高熱量、高蛋白、無刺激性松軟飲食,多食用新鮮的綠葉蔬菜,鼓勵病人多走動,保持大便通暢。
4 全喉切除術后病人的食管發聲訓練
喉切除后,終生喪失語言功能,但在術后情況許可時就可以訓練食管發聲。先讓患者及家屬了解食管發聲是空氣通過術后小孔被吸入,當空氣振動食管壁時,就產生食管語言。這種聲音比正常的聲音低沉,剛開始不容易聽懂。訓練以出院前病人能發出“阿”的聲音為目標。護士盡力訓練病人掌握腹壓,經氣管孔呼吸和發“阿”音的竅門。可按病人的年齡、性格、體力、文化程度等特點因人而異地進行指導,不要形成機械或強迫性的訓練。還應尊重病人,練習時不使病人難堪。不過,住院期間很難學會達到互相會話的發聲效果,所以出院后必須堅持繼續學習,有條件還應參加發聲訓練班。
標簽: